自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南海水產研究所深入貫徹落實黨中央決策部署和上級要求,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業務工作安排,一手抓疫情防控,確保各項措施落實到位,一手抓復工復產,確保各項科研工作平穩有序。近日,熱帶水產研究開發中心承擔的“銅離子發生器檢測實驗”項目按照合同完成全部指標任務,順利結題,得到委托方三通生物工程(濰坊)有限公司的高度評價。
熱帶中心科研人員對已廣泛應用于水產養殖中的銅制劑開展相關研究,包括銅離子發生器的理論釋放濃度與實際是否相符,不同種類幼魚的銅離子安全濃度,銅離子對藻類、寄生蟲病、微生物等的作用效果,對魚生長、成活、組織結構、生理、病害等的影響,試驗尾水是否符合國家排放要求等內容,研究結果表明,銅離子發生器理論釋放濃度與實際濃度間存在線性對應關系;養殖中使用該發生器可顯著提高魚的成活率與生長速率,降低細菌性寄生性疾病的風險;適宜濃度銅離子可提高消化吸收能力,對鰓、腸道、肝臟等組織結構無明顯影響;養殖動物肌肉、肝臟及養殖尾水銅離子含量均符合相關標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