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中國上海網站公布了2020年度上海市科學技術獎獲獎項目,漁機所吳凡研究員主持完成的“基于水產養殖特性的生物過濾技術及系列濾器”獲上海市科學技術進步獎三等獎。
該成果針對生物過濾凈水機制不明確、應用技術較為薄弱、技術集成時缺乏理論支撐及對于不同工況的養殖水體缺少相應生物濾器等問題,以有效控制養殖水體中的氨氮濃度、保證魚類健康生長為主要目的,開展了多相耦合生物膜凈化機制研究,闡明了多相位之間相互的耦合參數以及對養殖水質的凈化效果;采用水位變化、定向曝氣、濾料流化等不同技術手段,創新研發了往復式微珠生物過濾、生物移動床、生物流化床等多種高效生物膜凈化技術;突破性地將生物流化床技術應用于溫水性魚類養殖系統,創新研發了導流式、沸騰式和土建式等生物濾器,并通過基礎應用技術研究完成了系列生物濾器的裝備研發。項目成果技術經濟指標總體達到國際先進水平,獲得中國發明專利5項,成果在全國10余個省市自治區開展了示范推廣工作,累計建立推廣示范點32個,推廣新型生物濾器416臺,為養殖企業實現增產8955余萬元。
筏式養殖機械化創新團隊參與完成的“面向水下復雜動態環境感知與自主作業的浮游機器人關鍵技術與應用” 獲上海市科學技術進步獎二等獎。漁機所主要負責水下巡檢和網箱自動清洗等水下作業的穩定性操控關鍵技術研究,解決了水下多功能作業、海帶自動解扣、水下生物捕獲等水下作業系統對外界環境干擾和系統不確定性的魯棒性低、系統抖振嚴重等問題。
漁業捕撈裝備創新團隊參與完成的“智利竹莢魚生態高效捕撈與加工關鍵技術創新及應用”獲上海市科學技術進步獎二等獎。漁機所主要負責船-網-裝備匹配關鍵技術的集成與創新,對拖網曳綱張力平衡控制系統關鍵技術開展了重點研究,研制了張力平衡控制系統樣機并進行了示范應用,應用該系統可減少網形變形量10%以上,有效提高了拖網漁船捕撈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