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口黑鱸轉投人工配合飼料后,易患“肝膽綜合征”,表現為持續高血糖、肝糖原累積,引發肝腫大、生長遲緩、疾病爆發。近日,珠江水產研究所在中藥黃連的有效成分小檗堿(BBR)降低大口黑鱸血糖作用機制的研究中取得新進展。研究論文《Addition of berberine to formulated feed changes the glucose utilisation, intestinal microbiota and serum metabolites of Largemouth bass (Micropterus salmoides)》發表于雜志《Aquaculture Reports》(2021年IF=3.216)。該研究得到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青年基金項目(32002401)、廣東省基礎與應用基礎研究基金項目(2020A1515110249)資助,聯鯤集團提供了技術支持。文章第一作者為夏耘博士,通訊作者為謝駿研究員。
本團隊研究了不同糖水平飼料中添加BBR的降血糖效果,發現BBR能改善高糖飼料對大口黑鱸的生長抑制作用,降低血清葡萄糖、TG和TC水平,同時在大口黑鱸血清中發現了幾類具有降血糖活性的代謝標志物。研究發現這與BBR對腸道菌群的調控有關,初步結果揭示BBR可能以腸道菌群—法尼醇X受體(FXR)為靶點,經由糖酵解和糖異生信號通路調控機體糖代謝。該發現為肉食性魚類血糖調控提供了新的手段和產品。
文章鏈接網址:https://doi:10.1016/j.aqrep.2022.10101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