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南海水產研究所“南鋒”號、“中漁科301”號漁業科學調查船順利完成農業農村部財政項目“南海生物資源調查與評估”2022年第1航次海上調查任務,先后返回位于廣州新洲的調查船基地碼頭。南海所所長江世貴、副所長吳洽兒和相關處室負責同志、職工代表等到碼頭迎接兩艘調查船全體科考隊員。


在該航次調查中,“南鋒”號歷時31天,行程4300海里,獲取了5個斷面20個站位的漁業資源聲學與環境數據,完成了三個重點島礁生態系統的本底調查,對冷泉區進行了連續72小時的中層拖網和浮游生物采樣;“中漁科301”號歷時37天,行程2500海里,獲取了南海中西部上升流漁場9個斷面36個站點的漁業資源聲學與環境數據,以燈光罩網采樣方式同步采集了28個站位的魚類樣品,并開展了聲波驅趕海豚試驗。

通過該航次調查,南海所相關創新團隊進一步掌握了南海重點海域生物資源種類組成及數量分布,為有效評估南海漁業資源生物量積累了寶貴資料,將為提高資源開發和管理能力提供科技支撐。海上調查期間,“南鋒”號、“中漁科301”號分別成立了“海上臨時黨支部”,加強安全和防疫工作,組織消防救生演練,發揮戰斗堡壘作用,有力保障了該航次任務順利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