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3日-8日,由成果轉化處組織的旨在提升新入職員工水產養殖生產實操能力的培訓在高要基地舉行,來自不同科研團隊的11 名員工參加了培訓。
培訓現場,高要基地劉毅輝主任化身“實踐導師”,帶領學員們穿梭在魚塘與實驗室之間,親身實踐了拉網捕魚、親魚篩選、催產藥物配制、人工催產孵化、胚胎發育觀察、餌料投喂、漁具使用等操作流程。從拉網捕魚時的專業操作,到親魚篩選的嚴格標準,從催產藥物精準配制,到胚胎發育的細致觀察,學員們在理論與實踐的交融中,重新認識漁業生產。“原來每個步驟都暗藏科學門道!”一位新員工擦拭著額頭汗水,眼中滿是收獲的喜悅。
培訓結業交流座談會上,新員工們紛紛表示,此次培訓不僅是技術的錘煉,更是思想的碰撞,對大家今后的工作將有建設性的啟示和幫助。成果轉化處王亞軍處長以“鐘麟科學家精神”為引,講述鐘麟先生破解家魚人工繁殖密碼的傳奇故事,引導大家應用“理論聯系實踐、密切聯系漁民、批評和自我批評”開展科技創新。黃志斌副所長充分肯定了學員們的學習熱情和求真務實的學習態度,強調科技創新來源于實踐又要指導生產實踐,并勉勵大家在今后的工作中要多深入生產一線,掌握實踐真知;要多挖掘產業問題,找準科研方向;要多開展科學探索,突破技術瓶頸;要多加強跨團隊協作,凝聚集體智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