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積極響應國家海洋漁業發展戰略,強化科技創新對現代海洋漁業的支撐能力,6月10—11日,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南海水產研究所黨委書記程潔帶隊赴珠海市,圍繞花鱸與斑節對蝦兩大特色品種,開展專題調研。科研處、成果轉化處及養殖產業鏈有關專家組成調研團,深入漁業主管部門、企業及市場一線,精準對接產業發展需求。
調研組首站來到珠海市海洋發展局,蘇躍朋副局長介紹了珠海市現代漁業產業發展情況,就主養品種苗種本土化培育供給、海陸接力養殖等領域提出了合作需求,并對深化所地合作、促進成果轉化落地提出了建議。珠海市農業發展中心、南海海洋實驗室(珠海)、市海洋發展集團、白蕉海鱸產業示范園、廣東省海鱸協會等有關負責人和專家參加調研座談,與會人員就養殖病害防控、優質苗種培育、尾水處理、適養品種等方面進行了深入研討和合作對接。
在斗門區珠海城建鶴洲建設開發有限公司,調研組詳細了解了該公司斑節對蝦圍墾養殖和銷售情況,并就斑節對蝦種苗供給、養殖模式、養殖病害等問題進行了技術指導。
在白藤頭水產批發市場,調研組與市場負責人就批發零售業務、水產品來源與價格、市場運行與數字化管理等進行了交流。

在德洋農業科技有限公司,雙方圍繞企業主打品種、加工產品形式、物料來源、市場銷售、冷鏈物流等情況進行了交流,并就產品的適口性、保水性、藥殘等產品品質提升的技術需求進行研討和合作對接。
在廣東省省級水產良種場——珠海長豐水產種苗科技有限公司和粵順水產養殖有限公司,調研組聽取了公司在斑節對蝦和花鱸良種培育、保種、育苗、推廣等方面的情況介紹,詳細了解了苗種繁育、健康養殖等方面存在的問題并給予技術建議,并就深化斑節對蝦新品種培育、高產養殖模式、新發疫病檢測與防控研究等合作進行了交流。
本次調研是南海所堅持開門搞教育,把學習教育作為密切聯系群眾、踐行“有組織科研”的重要實踐,通過“座談交流+實地走訪”的形式,摸清了漁業生產者和企業急難愁盼和亟待解決的突出問題,梳理了珠海花鱸與斑節對蝦產業發展的技術瓶頸與需求。南海所將以此為契機,精準錨定科研方向,加速產學研深度融合,為推動地方漁業高質量發展提供科技支撐,讓群眾切實感受到作風建設的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