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廣西壯族自治區漁政指揮中心主辦的“廣西內陸漁具分類與識別線上視頻培訓班”開班。來自廣西壯族自治區海洋與漁業執法總隊、各市(縣)農業農村局和海洋局的基層執法人員、管理人員近100人參加培訓。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南海水產研究所楊炳忠副研究員應邀作為唯一主講專家為該培訓班授課。
在培訓班上,楊炳忠副研究員從漁具定義切入,深入闡述了漁具分類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結合國際和國家標準,詳細講解漁具分類方法;通過視頻和動畫等多種形式,生動展示我國12類漁具的捕撈原理、結構特征和作業方式。同時,以研究團隊在廣西內陸漁具實地調查的結果為案例,詳細介紹了內陸漁具的種類和分布。此外,聚焦擬列入禁用目錄的10種漁具,就結構特征和作業方式的識別方法進行了重點解讀,為基層執法工作提供實操指導。
課程結束后,楊炳忠副研究員與參訓人員展開熱烈互動,耐心解答漁具分類、識別等相關問題,就漁具漁法技能展開深度交流。此次培訓不僅彰顯了南海所在傳統捕撈學科領域的專業優勢和學術影響力,更體現了南海所作為“漁業國家隊”下沉基層、服務地方漁業高質量發展的責任和擔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