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貿易組織(WTO)1月31日在日內瓦總部召開全體成員大使會議,與會大使一致表示,同意全面恢復多哈回合談判。分析人士認為,這一消息意味著多哈回合終于又回到了正軌。
上海WTO事務咨詢中心信息部主任、復旦大學法學院國際法教授龔柏華表示,自去年7月多哈回合中止之后,WTO主要成員方恢復談判的努力始終沒有停止,實際上此前有關方面已經就農業問題進行過零星的小規模磋商,但全面恢復談判,意味著各方認識到就農業、非農業、服務業等各個領域重開談判的時機已經成熟。
應該說,重啟多哈回合是順應世界潮流,人們也希望重回正軌的多哈回合能夠最終達成一項各方都能接受的、內容廣泛的、平衡的協議,但必須承認,從談不下去到重新談雖邁了一大步,但并不意味著各方在短期內能夠達成協議。多哈回合去年因6個核心談判方(印度、巴西、美國、歐盟、日本和澳大利亞)在農產品貿易自由化問題上的分歧無法協調而被迫中止,目前來看,WTO主要成員在關鍵的農業和非農產品市場準入問題上的分歧依然存在。
此外值得注意的是,多哈回合恢復時機以及談判前景與美國國內政治條件密切相關。WTO總干事拉米去年10月曾表示,談判必須在2007年3月份之前恢復,再晚則意味著多哈之窗可能關閉或者談判至少要再拖數年時間。這是因為,美國總統布什的貿易談判授權將于今年6月底到期,如果國會不再延長這一授權,則意味著即便多哈回合達成最終協議,美國國會也可能不批準。據悉,布什總統已于1月31日正式向國會提出延長此項授權,美國國會將在今年3月進行審議,但目前國會山充斥著不同的聲音,一種分析認為,要想爭取延長總統的貿易談判授權,必須盡快使多哈回合取得實質性進展。另一個相關因素則是,今年3月,美國國會將審議即將到期的現行農業政策,審議結果將直接關系到美國是否繼續維持巨額農業補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