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春的沙塵暴天氣很令人們心生不快,但科學家眼中的沙塵暴卻并非一無是處。近日,中國科學院西安分院地球環境研究所等科研機構的研究成果表明,肆虐漫天的沙塵暴雖然面目可憎,但它也確實為人類的生存環境做出了有益的貢獻。
近日,中科院西安分院地球環境研究所在全球變化中的“全球鐵聯系”研究方面取得了重要進展,并將該研究成果發表在近期出版的美國《科學》雜志上。據研究人員介紹,由陸地釋放的粉塵粒子及其攜帶的鐵元素,通過大氣環流沉降到海洋中,作為營養物質促進海洋浮游生物的生長,吸收并減少大氣中的二氧化碳,為減輕溫室氣體所引起的全球增暖效應做出了貢獻。該研究工作針對當前全球變化研究的前沿問題,描述了由含鐵粉塵聯系的全球生物地球化學循環過程與反饋機制,表明我國內陸頻發的沙塵暴現象雖然對鄰近區域環境造成負面影響,但從全球角度來看,大氣輸送的粉塵物質促進了北太平洋的漁業生產,降低了大氣中的二氧化碳濃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