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尖病
日期:2017-11-30 14:38 作者: 來源:
病害名稱 : |
白尖病 |
|
|
海藻名 : |
海帶 |
|
|
生長階段 : |
育苗 |
|
|
發病情況 : |
白尖病也是夏苗培育中常見的一種病害。 |
|
|
癥狀 : |
這種病主要發生在育苗的中、后期個體較大的苗子上。發病時,藻體尖端的1/3處突然變白。在顯微鎊下觀察,明顯地看到細胞內的原生質失去,色素分解淖,只剩下空的細胞腔壁。這種病的發病部位只局限在藻體葉片的尖端,一般不會擴大到葉片的中、下部,特別是對生長點部位一般不造成危害,盡管藻體尖端發病脫落掉了,藻體還能繼續生長。所以,此病在生產上的危害,比綠爛和變形爛輕得多。在發病藻體的病灶周圍,我們往往能看到一圈細胞特別濃褐、色素粒較大的細胞環,稱為“色素環”。“色素環”的出現,說明病情已被抑制住,一股不再繼續擴展。這可能是藻體本身對病害的一種生理性反應,這種“色素環”中的細胞同化作用加強,從而能抵抗病害。 |
|
|
病因 : |
白尖病的發病原因還不清楚,從發病規律來推測,是與強光照射有關。在同一育苗間里,往往是光照偏強的地方的幼苗發病率較高;在同一強光下,又往往是生長得較大,而受光較好的幼苗發病率較高,但是,我們曾將幼苗有意識地放在強光下接受強光的刺激,然后恢復到正常光照下繼續培養,或始終在強光(10000米燭左右)下培養,卻不發病。因此,我們認為:一般所認為的強光刺激易造成白尖病的原因,有待進一步探討。 |
|
|
防治方法 : |
由于病因未研究清楚,故面對此病的防治尚 無有效措施,一般要做好防病工作,可采取下列各項措施: 〔1)首先要注意適宜而均勻的光照,尤其不要使小苗受到突然的強光刺激;(2)經常活動附苗器,及時排除掉幼苗葉片上的氣泡,尤其是在光照強的中午時間。這些氣泡是海帶苗光合作用的產物——氧氣而形成的,不及時清除掉,就有可能在葉片上發生光氧化反應,(3)對巳發病的幼苗,要加強對附 苗器的洗刷,及時沖洗掉已白爛的部分,這樣可以制止病害的擴大。 |
|
|
圖片 : |
|
|
|
其他信息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