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珠江水產研究所漁業環境保護與生態修復創新團隊在國際學術期刊《Reviews in Aquaculture》(中科院一區,IF2023=8.8)在線發表了題為“A comprehensive review of diatom-bacterial interactions inferred from bibliometric analysis”的綜述論文。該研究得到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中央級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業務費專項(NO.2023SJHX5,NO.2024SJRC4)、熱帶海洋環境國家重點實驗室(中國科學院南海海洋研究所)開放課題(NO.LTO2326)、農業農村部財政專項:珠江流域漁業資源與棲息地調查和廣州市科技計劃項目(NO.2023A04J0897)資金共同資助。胡采芹助理研究員為論文的第一作者,王超研究員為通訊作者。
硅藻和細菌分別作為水生生態系統重要的初級生產者和分解者,在共同進化的2億多年來形成了從基因到種群的密切關聯。兩者之間的相互作用驅動了水生生態系統中生物種群演變及關鍵元素的生物地球化學循環。本研究運用文獻計量學方法分析了近二十年來發表的相關文獻信息,探討了硅藻-細菌相互作用的當前研究重點、具體互作機制和發展趨勢。研究結果表明,硅藻與細菌相互作用的研究在近二十年來受到廣泛關注,相關文獻涉及藻類生理學、微生物生態學和海洋科學等領域。菌藻共培養實驗和野外調查是該領域中最常用的研究方法。硅藻-細菌相互作用可分為四個主要類型(即協同相互作用、競爭相互作用、拮抗相互作用和多重相互作用)。相互作用由關鍵信號分子化合物(如溶解有機碳、維生素和痕量金屬等)驅動,并受到生物因素(捕食者和病毒等)和環境因素(營養物質、溫度和鹽度等)的影響。未來的研究重點將關注環境變化(如全球變暖、海洋酸化和富營養化)下的相互作用及其潛在的生物技術應用上。本研究為評價全球變化背景下硅藻和細菌的生態功能,探索生物技術應用提供科學依據。
全文鏈接: http://doi.org/10.1111/raq.1297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