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聯合國可持續發展目標(SDGs)制定五周年之際,愛思唯爾于11月18日發布了《以科研的力量推動聯合國可持續發展目標的實現》分析報告。該報告顯示,全球在過去五年中與可持續發展目標相關的文章達到410萬篇,中國發表的與可持續發展目標相關的文章為69萬余篇,在15個可持續發展目標相關領域的研究數量均排名全球前十。
該報告顯示,中國在5個可持續發展目標領域發表的相關文章的數量排名全球第一,包括可持續發展目標6清潔飲水和衛生設施,可持續發展目標7經濟適用的清潔能源,可持續發展目標9產業、創新和基礎設施,可持續發展目標11可持續城市和社區和可持續發展目標12負責任消費和生產。中國科研產出最高的三個可持續發展目標分別為可持續發展目標3良好健康與福祉、可持續發展目標7經濟適用的清潔能源和可持續發展目標11可持續城市和社區。
據介紹,該報告采取了綜合方法來評估所取得的進展,展示了每個可持續發展目標領域內最新的研究和倡議、易于理解的數據和專家觀點,幫助讀者理解和利用海量數據,并基于豐富的科學知識做出重要決策。報告指出,總體上與可持續發展目標有關的研究大多來自高收入國家,只有很低的比例的研究來自低收入國家。
愛思唯爾首席執行官白可珊(Kumsal Bayazit)表示:“新冠肺炎疫情的全球大流行體現了科學在社會發展中所起的關鍵作用,我們將通過內部的行動以及在高質量信息、數據和分析工具方面的獨特優勢來支持科研、衛生和公共政策方面的所有利益相關方實現聯合國可持續發展目標。我在此呼吁各界關注可持續發展目標報告的研究結果,共同提升我們理解科學以及為推動這些關鍵目標需要采取的具體行動。”
此外,報告通過對前16項可持續發展目標進行評估,發現在所有可持續發展目標研究中明顯缺乏性別維度的分析。同時報告還揭示了現有知識體系中存在的不足,來自研究機構和非政府組織的專家圍繞性別、健康、平等和氣候四個領域深入探討了可持續發展目標方面取得的成就以及要在這些目標上取得真正進展還需要考慮的因素。